侯玉东:并购市场将有更多机会,做PE要有忍耐性
发布时间 : 2017-09-08  浏览量 : 5083

1504755295793422.jpg

对于易联资本总裁侯玉东而言,投资是一个相对比较自由,却又会消耗大量时间的工作,而他选择的PE投资也是一个需要等待漫长的时间周期才能最终开花结果的行业,要求进入的人要有远见,要能够忍耐。


侯玉东曾任职广发证券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及广发北方证券(原人民银行直属锦州证券)的董事兼常务副总经理。2009年他创立易联资本,定位为一家投后期阶段,同时做中等市场规模企业兼并收购的PE(私募股权投资)机构。

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,易联资本成立的4支基金投了二十几家企业,投资重点是生物医疗、金融科技、教育科技,还有一些消费服务业。在侯玉东与人民创投(ID:renminct)的交流中,他表示:“在并购市场上,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机会。”

并购市场发展还不充分

2002年侯玉东从美国回来,入职广发证券的时候,国内大部分医药企业的市值是十亿、二十亿或者五十亿,现在,上市公司恒瑞医药的最大市值已经达到了1400多亿。

虽然增长很快,但是与美股的上市公司相比还有很大差距,相比恒瑞医药,市值几百亿美元的美股生物医药企业有很多。在侯玉东看来,这就是生物医疗行业的投资机会,而且,“在并购市场上,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机会。”

中国有3000家上市公司,如果去掉银行、保险、证券,能源、军工等一些基础设施相关的国有央企控股的上市公司,还能够投资的股票市值,可能是整个流通市场的20%到30%。侯玉东认为,如果有好的公司治理结构,有好的行业,有可持续盈利模式,这种公司的流动性会非常好。

“这些能够投资的企业,往往市值非常小。而且,在上市之前,PE、VC在投它,不停地稀释。上市之后,实际的控股股东占的股份都很少。很多创业版上市公司的第一大控股人,或者是第一大股东,或者是前几大股东加到一起的股份,可能不到30%。”

PE投资有潜力可挖

这样的公司会很容易成为并购市场的目标,所以并购市场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,但是,中国目前没有一种完善的机制,能够产生大的并购资金,而大家能够听到的一些大的公司、大的基金,做得大并购其实并不太多。侯玉东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两个:

首先,针对并购基金的LP非常少。“像以美国为代表的这种并购基金和PE,管理的都是各种各样的养老金、退休金、大学基金,当中只有小部分是个人的投资。咱们的社保金,咱们的养老金,投到PE里面的非常少。等于是缺少LP,也就意味着,你的GP管理的规模是很有限的。”

其次,这其中还有证券市场管理规则的限制。对于一个并购基金而言,典型的操作方法是,把一个上市公司买断,退市,然后再让你上市,只要股东同意就可以,只要你的股票持有人同意就可以了。“在中国没有这样案例的,只有特例发生。”侯玉东说。

但是从长期来看,侯玉东认为国内PE的发展会有很大的潜力,“PE在发达国家,对GDP的贡献是2%。在中国大概是0.6%到0.8%之间,相比这个还有一个差距。”

而且,股权投资在某种程度上是创业者和资本市场直接对接的一条通道。PE作为一个基金投资人类型的股东,从公司治理结构上,从公司的规范发展上,从将来的信息披露上,会对创业者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。

“我相信从政府层面上,还有监管部门也在推动环境的变化。比如说允许保险公司做股权投资,我们的社保金、养老金(也在发生变化),我们还有一些家族基金在慢慢地形成,财产在从上一代人转移到下一代人的过程中,必然会形成一些投资基金。”侯玉东表示。

PE投资要有忍耐性

“总体来讲,我们不是以技术背景为主导的,我们还是一个以投行背景为主导的团队。”侯玉东的团队是最早在国内从事风险投资的团队之一,后期加入的两个合伙人在国内前三大的证券公司、投行,直接从事过投资基金业务。同时,易联资本中也有从事法律、从事技术和从事生物的员工,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公司。

在公司成立之初,易联资本就在波士顿设置了办公室,后来在西雅图设置了半公室,最近可能会在硅谷也设立办公室。“硅谷的一线的基金与我们在合作设立基金。他们可以投资中国,我们可以投资美国。”

侯玉东希望通过资本的运作,把美国的一些好的技术,一些好的产品,带到中国来。但是,他同样提醒道,这样的布局必须和你整个公司的规划是一脉相承的,“不是说为了到海外投资,投一笔试试看,抱着这种心态的话,肯定不行。”

“做PE也是创业。”侯玉东也会遇到挫折和失败,当IPO的项目被否了时,就会感到很沮丧。“去年大概否了不到20家吧,那家伙就在这20家里,这种小概率的事件也发生。”

“一支基金的周期,可能至少7到8年,有的资金投资10到12年,你要想,这支基金要把它投好,做好,要这么长的时间才有回报。所以你要急也不行,要有忍耐性,要忍得住。”

1504755347792835.jpg